8月是令投资者沮丧的。即使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即使资本市场方面出台了印花税减半、阶段性收紧IPO 和再融资、限制减持行为、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等政策;即使房地产方面继续出台了降低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一线城市宣布“认房不认贷”等放松政策;8月还是出现了股市汇市双弱局面,今年表现较好的上证指数在月末一度创下今年新低。
市场低迷的走势迫使我们对经济与政策等问题重新思考梳理,基于当下的理解,我们总结未来市场可能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直到明年初可能都处于政策多发期,无论是监管政策还是经济政策出台频率都会较高。但观察至今出台的各类政策,托底特征明显。基于此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政策运用空间是有足够预期的,因此炒作政策超预期的收益是比较小的。而且托底政策的效果是否良好,是否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都是市场担心和需要逐步观察的,这就是市场近一个月来完全没有出现基于政策预期上涨的原因。值得乐观的是各项政策已经相继出台并走上了正确的方向,但力度仍是渐进的,向好预期的培养是缓慢的,效果仍属于走一步看一步。
对于监管政策方面,可以预期的是有关投资端的措施,包括对量化产品的措施、长期资金(甚至平准基金)的引入等。但我们认为能够令市场走好的关键还是要构筑一批有中国特色的核心资产,这类资产也许不需要太高的增速,但应该是有明确保证的能够带给投资人长期稳定汇报的。经济政策方面,我们认为市场需要看到有关总需求的政策出台,具体说就是增加居民收入以及形成收入稳定提升预期的政策。
第二,市场会进入经济数据的观察阶段。一方面不断出政策,另一方面经济可能会进入到去库存周期尾声。政策是否有效,经济是否回升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市场能否反弹的主要影响因素。既然我们之前判断就是弱复苏,而政策又是托底性质,那经济数据就难免有反复,更何况对经济长期增长速度预期仍是相对悲观的。因此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炒作大概率会是比较费力的,是受经济数据波动干扰的。所以市场很有可能会对顺周期的、跟总量相关的资产进行波段交易。
第三,市场收益率会呈现两头强的特征,间或穿插以科技为代表的主题投资机会。一方面确定性强的、商业模式稳定的高股息公司仍然会处于价值重估进程中。另一方面,以小市值为主的低买高卖的区间交易收益率较高,代表指数例如万德微盘指数。另外由于流动性充足,活跃资金仍会参与主题投资,波段炒作。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仍将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研究布局:
一是弱周期、低杠杆、低估值、高股息的稳定回报类资产;我们认为政策会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回购行为,因此我们将梳理一批现在已经是优秀公司、且行业格局比较稳定,具备分红潜力和较低费用率下现金流创造能力的公司作为备选。
二是在消费降级趋势中可以扩大市占率、提升品牌忠诚度、追求性价比的具有消费属性的行业龙头公司;无论是日本增速降档阶段还是美国后金融危机时期,都呈现出以追求极致性价比为目的的消费降级特征,从而出现了优衣库、资生堂、Costco、家得宝等优秀公司。我们已经筛选出几家符合这一趋势的消费品公司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在估值进入合适区间买入持有。
三是医疗服务相关产业;对于未来最确定的是中国人口结构趋势,特别是从2022 年开始,中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主力婴儿潮(1962 开始的“婴儿潮”)开始进入集中退休期,因此相关产业将可能受益。当然在这个领域,我们特别注意要小心回避那些可能被降维打击的行业和公司。
一个需要持续跟踪观察的数据是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8月至今北向持续净卖出规模已经创下历史最高。当然值得乐观一些的是通常在北向大额卖出后的一段时间市场会有所反弹。
版权声明与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仅出于观点交流与传播信息的需要,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保留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