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经济数据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超预期走弱,当月同比、两年平均增速、环比增速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尽管其中有疫情反弹、极端天气等外部因素带来的短期扰动,但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5.6%,低于6月的6.5%;环比季调0.3%,属5-6月环比小幅加速后首次转头向下,且属2020年3月疫后修复以来首次下滑至疫情前均值以下(2019 年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年均值为0.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复合增长3.6%(前值4.9%),环比季调回落至-0.13%,这是2011年有该数据统计以来第三次环比负增长,第一次是2020年1月疫情冲击;第二次是2021年1月冀黑吉三省疫情反弹,本次应与南京等地出现新一轮疫情有关。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0.3%(两年平均4.2%),环比季调增速只有0.18%,属二季度来环比最低。制造业、基建、地产增速有不同程度回落。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9.1%,前值16.4%;两年平均增速2.8%,前值6.0%。基建投资(大口径)当月同比-10.1%,前值-0.3%;两年平均增速-1.6%,前值3.9%。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4%,前值5.9%;两年平均增速6.4%,前值7.2%。7月制造业投资是年内首次拐点向下。主要与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有关,二者分别对总的制造业投资增速造成0.8和0.3个百分点的负向拖累。
出口复合增速下行至12.9%(前值15.1%),虽然出口金额依然保持在高位,但从海关总署的重点商品量值表中,可以看到手机、家用电器、汽车出口数量低于6月。这背后显示了从量的角度,出口本月没有实现增长,甚至出现了小幅的倒退。出口的边际放缓导致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增加值增速的降低。
7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高于6月的5.0%,但低于4月之前。年初以来,青年人失业率持续上升,7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6.2%,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后续疫情扰动或影响服务业就业,教育行业“双减”也将对应届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而失业率的上行不利于消费的改善。
疲弱的数据将带来市场对于经济放缓预期强化,以及对于政策稳增长预期的升温。央行于上月实行全面降准,确认了下半年宽货币格局,我们预计整体融资环境在下半年将从宽货币紧信用转到宽货币稳信用。另外7月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恢复节奏的态度趋于谨慎,释放出财政更加积极发力的信号,未来工作重点将落在对冲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经济压力上。我们对未来宏观背景的判断是经济在可接受区间下行、政策温和托底而不是全面刺激。鉴于市场整体估值仍处在合理区间,而财政货币政策又将相对友好,我们认为市场系统性下行概率较低,仍维持阶梯式牛市的判断,即一个板块在景气度和投资者情绪推动下进入高估值区间,而在其估值回归过程中,另一个景气板块出现估值提升的轮回。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目前维持中性仓位,持有标的均集中在行业空间大、业绩向好的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在当前大环境下,我们选择公司时会特别回避通过资本优势树立垄断壁垒以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利润的商业模式,着重寻找符合政府政策导向,长期空间大,短期业绩增速高,估值适中的板块和个股。例如产业链完善而存在较大进口替代空间的泛新能源(电动车、风光电设备与运营)、智能制造行业。
版权声明与风险提示 本文内容仅出于观点交流与传播信息的需要,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保留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